乳液稳定性分析仪能非侵入式、快速、精准地评估乳液、悬浮液、泡沫等多相体系的稳定性,预测分层、絮凝、聚结等失效过程。其工作原理融合光学、机械与智能算法,通过扫描样品管,实时监测物理不稳定性变化。深入了解乳液稳定性分析仪各组成部件的功能特点,是实现产品优化与质量控制的关键。

1、照明系统
近红外光源(NIR):波长通常为870-880nm,可穿透不透明或高浓度样品(如乳霜、涂料),避免可见光被遮蔽;
LED阵列:提供稳定、均匀、低发热的照射,延长光源寿命,确保数据长期一致性。
2、光学检测系统
线性扫描传感器(CCD/CMOS):沿样品管高度方向逐行扫描,获取透光率或背散射光强度分布图;
高分辨率成像:每毫米可达数个数据点,精准识别微小絮凝层或界面移动;
双模式检测:
透射光:反映颗粒浓度与沉降/上浮过程;
背散射光:敏感于颗粒尺寸变化(如聚结、絮凝)。
3、样品架与温控系统
多通道样品架:可同时容纳6-12支样品管,实现高通量平行测试;
精确温控模块:
半导体(TEC)或水浴控温,温度范围通常4-80℃;
可编程温度循环(如冻融试验),加速老化评估;
温度均匀性±0.5℃,确保实验可重复。
4、机械扫描平台
步进电机驱动:带动光源与检测器沿样品管垂直移动,扫描速度可调;
精密导轨:确保扫描平稳、无振动,位置重复精度达微米级;
自动归零与校准:每次扫描前自动定位起始点,消除机械误差。
5、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
稳定性指数(TSI):自动计算样品整体不稳定性程度,数值越大越不稳定;
界面追踪:动态描绘奶油层、沉淀层的移动速度与厚度;
絮凝速率分析:量化聚结动力学过程;
3D图谱与时间演化曲线:直观展示样品随时间的结构演变。
6、样品管与配件
标准玻璃管:内径一致,光学透明,适用于大多数体系;
一次性塑料管:避免交叉污染,适合生物或高粘度样品;
密封盖:防止溶剂挥发或污染,维持体系封闭。